顯示具有 溫州街區介紹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溫州街區介紹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

【空間介紹】書林書店

如果說,坊間的大型書店選書多元且繁複如同野生森林,「書林」則像一座經過專人挑選栽種項目、細心養育的人工林。以外文書為主要販賣項目,專門出版文史哲、語言學習、文化研究和電影、劇場等藝術人文專業書籍,同時也針對需要閱讀外文教科書的大專院系固定合作,協助引進課堂閱讀書目,甚至成立了書林出版社,自營出版那些閱讀需求量大的教學用書,幾乎臺北所有人文學系的大學生,書櫃裡都有一本寫著「書林出版」的書。真的走進書林書店逛的人或許不多,但對於臺北甚至臺灣的人文風景,書林有著絕對不可抹滅的力量及高度。

「全台灣幾乎找不到第二家跟我們類似的書店」

書林特色之一是結合了書店與出版業,選書幾乎都是文史哲、藝術、電影或劇場的專業書目,三十幾年來,臺灣幾乎找不到第二家同樣經營方式的店家。書店主要販售外文書籍,中文書目只佔店藏約十分之一,但書林出版社則以出版中文書為主,除非是教科書或課本才會出版英文。

「外文書店跟一般的中文書店不太一樣,中文書店書的汰換率很快,退貨也很方便,但我們總不能退貨給國外吧。所以我們挑的是常銷書而非暢銷書,尤其是學校的教學用書」,一直以來,書林跟各大專院校都密切合作,尤其是外文系或需要原文書的科系,都會請書林代訂書籍,甚至上課的指定讀物都是書林出版,「如果光靠一般顧客,書店很難維生,一定要開發專業書目這一塊」,店長Vickey說。




「我們和小戲節都是小眾,當然要互相支持」

「我們其實考慮了很久,到底要不要出借場地」,Vickey認為現在書店經營普遍越來越困難,當然必須舉辦一些活動或將場地外借其他用途,但不論是要拍片、講座或展演,重點是對待這個場地的態度,「之前有人來這拍片,把店裡弄的亂七八糟,把書店當成片場,所以我們現在對出借場地比較謹慎」。

舉辦活動或許可以讓更多人認識書林,但來客率和購買率截然不同,小戲節或許可以增加來客率,購買率卻不一定會因此上揚太多。對像書林這樣、並非以舉辦展演活動為主的書店來說,甚至增添了經營上的困擾。他們必須改變營業時間,重新擺設或人力分配,勞師動眾但卻不一定有實質的商業回饋,「但我覺得,大家都是小眾。書林一直都在出版小眾的書籍,譬如戲劇專門的書,可能不會大賣但還是要堅持下去啊!小戲節在精神可能跟我們是相通的,小眾還是要支持小眾啊,就是支持,沒別的」。



「書林的企業文化」


「我猜那些願意在這裡開書店的人,應該都有很多堅持吧」,明明知道這樣專門的獨立書店很難支撐,還是堅持不要過度商業化,不要只想跟大書店競爭營業額,不要只賣暢銷書,「我覺得這樣的老闆真的很難得」。在書店工作十幾年,早已成家立業的Vickey,笑稱自己已被書林的企業文化迷住。書林這幾年積極拓展的兒童文學或教育類叢書,也為店裡帶來了嶄新客群。甚至書店裡還有一個彷彿家裡客廳般的空間,讓大家在此閒聊互動。「好像很多人對在書店工作有過度的浪漫想像,但像我們在書店做十幾年了,就是工作吧,因為熟悉感和安全感讓我們一直做下去」,Vickey說,「我沒有想要改變環境,沒有很偉大的、想用書店去改變什麼,但就是真的很喜歡這裡,覺得像這樣的地方應該要支持下去」。


在這裡演出的是——

台灣 Taiwan︱《我和我自己的午茶時光 》

周東彥/狠劇場

【溫州街區】演出場次
10/04 Fri.   19:30
10/05 Sat.  14:30 19:30*  (*英文導覽場次 English guide tour)
10/06 Sun. 14:30 19:30


✽注意事項:每一區域有三齣節目,五個演出場次(時間),一場總長約100分鐘(含步行)。
✽票價資訊:單場票價600元,另有眾多優惠請洽2013超親密小戲節售票網
✽本演出為非親子節目, 12歲(含)以下之兒童無法進場觀賞。
✽洽詢專線:飛人集社劇團(02)2337-8859,票務經理蔡小姐

2013年7月26日 星期五

【空間介紹】覓米藝文空間



做為小戲節的演出場地,「覓米」再適合不過。本身就是展覽空間,場地運用彈性極大,許多現成素材可供使用,看戲看展,吃喝隨意。藏身民宅二樓,走進「覓米」就像走進尋常百姓家中一般親密。展場裡附帶一座廚房跟吧台,對面則是知名咖啡店「路上撿到一隻貓」,咖啡店背後是瑠公圳遺址,還有一座小公園,任選一處或坐或站,沈澱看戲心情,或準備往下個劇場去。

也是藝術家的「黑先生」柯鈞翔,代表「覓米」接洽我們。採訪這天,他新生的孩子正躺在吧台上和母親遊戲,才出生三十幾天,東看西瞧,桌上放著他們幫孩子精心製作的初生賀卡,孩子的名字跟「覓米」讀音十分相近。一起經營「覓米」的夥伴忙進忙出,親切接待來看展的其他觀眾。「覓米」的他們像是一家人。

「覓米怎麼來?」

五年前,黑先生跟太太,加上幾個大學死黨,在和平東路經營一家叫「I Lost」的展覽空間。後來,成員有人出國,有人另有工作,他們把空間關閉,各奔東西。「去年底,當初幫忙找場地給我們的、很照顧我們的一位長輩,問我們要不要把『I Lost』的經營概念搬到溫州街上的新空間」,五年前的夥伴再度聚首,覓米誕生。

「我太太當初想店名的時候,一直發出『咪咪咪咪』的聲音,覺得這聽起來不錯,類似某種無意義的發語詞」,朝這方向去想,黑先生開始找字對音。「我們先選了『覓』,跟之前『 I Lost』有點關係。迷失跟尋覓,五年前五年後,隱約有種核心精神聯繫在一起」。選「米」這個字,則是因為比較接近鄉土、有種自然感。

「對我們來說,覓米有家的感覺」

跟一般展覽空間比起來,覓米多了一個吧台跟廚房,加上位於二樓,必須按門鈴才能上來,這種私密的、有別於一樓看展的私密性,讓「覓米」不只是個展覽空間,更像是一個家。

「我覺得這裡很空,可能性很大。有廚房有吧台,還有很多窗戶,你可以看到鄰居或其他平常視角看不到的角落,所以我也希望來這辦展的藝術家,可以善用空間,發展不同的展覽形式」。黑先生希望,來辦展的人可以多想有什麼創作上搭配的可能,可能和做茶點的師傅合作,推出展覽搭配的餐點,也可以利用廚房和吧台營造出的親密性,舉辦一些小型的座談會或教學。「我們希望每個展覽至少都搭配一個活動,讓觀眾跟藝術家有更多交流的機會。之前已經有過音樂會、刻印章的工作坊、烹飪教室等等,有些是開放參與,有些則是我們私自邀朋友來的,但都讓我們發現空間和展覽的形式可能」。開店之初,黑先生和太太聯合展覽,座談會上他們聊到伴侶藝術家的相處情況,在場剛好有類似背景的情侶藝術家,大家彼此分享經驗,「我覺得這樣的交流很特別」。

「讓覓米可以支撐大家持續創作,是我最大的願望」

被問到經營展覽空間的難處,黑先生認為,主要壓力來自人力、能力和時間。因為成員都另有正職工作,黑夫婦又是剛上路的新手爸馬,「覓米」人力吃緊但也沒有預算多請人來幫忙。「因為有長輩支持,經濟上壓力其實不大,暫時不用煩惱房租的問題,所以我們盡量什麼事都自己來,盡量提供創作者資源,不要有太高的門檻或限制,甚至無償提供場地」。

「我希望,這裡可以支持我們和其他有志創作的藝術家持續創作,因為場地經營上沒有經濟壓力,可以比較輕鬆的做自己想做的,不用為了商業行為或其他壓力創作」。讓「覓米」成為提供創作者展出的平台,是他們最大的堅持。

「從二樓看下去溫州街」

「我以前念師大,對青田街比較熟,偶爾來溫州街吃飯而已」。黑先生說,實際來了這裡,才發現有趣的小店這麼多,餐廳這麼多。可能因為離學校近,居民大多是外來人,來喝咖啡或來唸書的學生。「這一帶的商業氣息滿重,可能跟捷運東門站開了也有關,從永康街、泰順街到溫州街,商圈合在一起」。

「我們很喜歡這裡,在小巷弄裡的轉角,附近有很多好玩的店,而且,窗戶外面就有一顆大樹,很棒」。巷子正對面的路貓咖啡老闆,曾經來和黑先生提醒過這裡的治安問題,建議他們加裝鐵窗,「其實我們很容易引起好奇,可能因為我們經營方式比較特別,有大面窗戶又在二樓,裡面好像有人在忙,但又不知道在幹嘛,鄰居也會納悶啊,甚至警察都來了兩三次,沒有不友善,就只是問一問而已」。

「能和不同領域的人交流,很有趣」

「我沒看過小戲節的演出,但有看過小戲節的展覽」。黑先生說,在臺灣,劇場始終小眾,小戲節由於規模和特色需求,可能又更小眾。在這樣的小眾前提下,能遇見不同領域的觀眾,很親密的交流,「那樣的相遇很有趣」。

「目前我們還不知道,到時候演出者會用『覓米』的哪裡當作舞台,很期待他們開創不同以往的場地使用方式。演出的時候,我們也會盡量繼續原定的展覽期程,讓大家能看到這裡平常使用的狀態」,看戲,也看展。

在這裡演出的是——

《陶氣》Pottery Cooperation

鄭嘉音、吳其錚/無獨有偶劇團
共同創作:協同演員 李書樵


【溫州街區】演出場次

10/4 Fri.  19:30

10/5 Sat. 14:30 19:30* (*英文導覽場次 English guide tour)

10/6 Sun. 14:30 19:30



✽注意事項:每一區域有三齣節目,五個演出場次(時間),一場總長約100分鐘(含步行)。
✽票價資訊:單場票價600元,另有眾多優惠請洽2013超親密小戲節售票網
✽本演出為非親子節目, 12歲(含)以下之兒童無法進場觀賞。
✽洽詢專線:飛人集社劇團(02)2337-8859,票務經理蔡小姐

2013年7月10日 星期三

【空間介紹】魚木人文咖啡廚房



今年三月才在溫州街巷弄間開幕的魚木人文咖啡廚房,和其他同類咖啡店有著相當不同的背景。店門口有著長形大片花園,偶有花狗飛禽經過,常令人駐足好奇觀看。黑俠和龍青兩位詩人伴侶主掌店內大小事務,美食咖啡和定期舉辦大量的藝文活動,提供作家和文友、居民一個交會聚集之地。老闆之一的黑俠人如其稱。軍職退伍轉行開咖啡廚房,和飯店主廚學藝的他,身材壯碩膚色黑亮,看得出當年軍旅生涯深刻影響。有幾分本色說幾分話,實幹不囉唆的本性也讓他在同業中顯得與眾不同。

Q:從軍旅轉職詩人兼老闆,其中心路歷程?

軍中很硬,但藝文很軟,我的心也是軟的,是喜歡藝文的。經過軍中的磨鍊,營長、科長、參謀主任,也到國防部歷練過,覺得在部隊繼續耗著也沒意思,不如出來自己創業。既然要創業,當然要結合興趣,我的興趣是詩,喜歡和詩人朋友聊詩,聊藝文。我在民國百年的一月一號退伍,沒多久就在新店開了七號咖啡館。

Q:怎麼會想開這樣一家複合式餐飲空間?

我自己也寫詩,常常在想,除了臺北詩歌節等大型活動,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詩人發表作品?當初開七號咖啡,跟現在的魚木咖啡廚房有相同的初衷,就是要提供藝文活動一個舞台。七號咖啡開在新店,那裡的藝文環境並不太能夠支撐我們生存。開了一陣子,沒賺錢但也沒賠太多錢,覺得累了就把店收掉,但後來發現還是有人需要我們,甚至有詩人前輩熱心幫我們尋找新店址,所以七號收掉沒多久,我們馬上就來到溫州街這邊開始整地,幾乎沒有空檔休息。

經營這樣以藝文為主的店很困難,幸好許多前輩不斷幫助和支持我們。以前周夢蝶老師身體還硬朗的時候,幾乎每週到七號咖啡報到。現在,許多作家和詩人朋友也都來魚木,你可以在這遇見許多文壇重量級作家,甚至兩岸三地有詩人到臺北,都會被帶來魚木坐坐。我們定期舉辦詩歌朗誦和藝文沙龍,分享和座談,每週五有歌手駐唱,每週六有舞蹈和詩結合的演出,每月一位資深作家和一位年輕詩人駐館。當然,經營咖啡廚房,餐飲絕對也要品質之上。當初在七號咖啡,我請來了五星級飯店廚師負責餐飲,我喜歡煮菜,在旁邊跟著學了不少。現在魚木的廚房交給我主理,食物絕對也仍是強項。

Q:對溫州街區和超親密小戲節的想法?

其實我對溫州街區還不太熟,知道這裡很多學生,很多咖啡館和餐廳。至於小戲節,我看得舞台劇不多,但這也算藝文創作的一塊,在不干擾店家營業的情況下,大家一起玩玩看有什麼可能,這也是我想做的事情。畢竟我們才開三四個月,知名度還沒那麼高,所以也可以藉著小戲節,讓更多人知道魚木,知道臺北有這麼一塊地方。

Q:請問店名的由來?會如何形容魚木這家店?

當初取店名叫魚木,因為溫州街口轉角有棵很大的加羅林魚木樹,魚木是外來種,我們也是從外地來這開店,希望大家認同、接受我們,讓我們茁壯。

我覺得魚木應該是非常特別的一家店,可能全台北也找不到第二家。我們創造了一個讓作家可以集合起來、彼此認識的地方,沒有設限未來發展的可能,就是以文學為主,以藝文活動為主。我常覺得,魚木就像是等待五十年才能綻放的、一朵奇異的花,這朵花花期可能不長,可能隨時會凋謝消失,但至少我們的夢想曾經存在過。但我知道,經營這樣一家店相當不容易,我不是商人,也不太懂得經營買賣的道理,但我就是想玩也愛玩,玩到花期結束了,店就結束了,至少夢想曾經存在過,被完成過。我覺得我們做到了。

魚木人文咖啡廚房
地址:台北市溫州街74巷5弄3號
電話:02-23690041
營業時間:週一到週日: 10:00 - 0:00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魚木人文咖啡廚房/525139484193055



在這裡演出的是——

《丑角之夢》The Jester
荷蘭 Netherlands︱夢想劇場Theatre of Dreams
葉倫博爾文柯、羅拉海茉絲 Jeroen Boerwinkel & Laura Hamers


【溫州街區】演出場次

10/4 Fri.  19:30

10/5 Sat. 14:30 19:30* (*英文導覽場次 English guide tour)

10/6 Sun. 14:30 19:30



✽注意事項:每一區域有三齣節目,五個演出場次(時間),一場總長約100分鐘(含步行)。
✽票價資訊:單場票價600元,另有眾多優惠請洽2013超親密小戲節售票網
✽本演出為非親子節目, 12歲(含)以下之兒童無法進場觀賞。
✽洽詢專線:飛人集社劇團(02)2337-8859,票務經理蔡小姐

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節目總覽】溫州街區10/4-6 五-日

【節目總覽】溫州街區10/4-6 五-日 




《丑角之夢》The Jester


荷蘭 Netherlands︱夢想劇場Theatre of Dreams  
葉倫博爾文柯、羅拉海茉絲 Jeroen Boerwinkel & Laura Hamers

演出形式:默劇、服裝、面具、偶
演出語言:無語言
演出場地:魚木人文咖啡廚房(台北市溫州街74巷5弄3號)

一部精緻且親暱的小品。一位成天飲酒作樂、把周遭一切都當玩具的中世紀丑角,每當沉入夢鄉之際,總會夢到玩偶活了過來,到底誰才是真正的丑角?夢跟戲劇哪樣真實?結合默劇與特製的戲偶,加上劇團自製的面具及服裝,傳神演繹自中古歐洲流傳至今的劇場鄉野雜談。





《我和我自己的午茶時光》Teatime with me, myself and I


台灣 Taiwan︱周東彥/狠劇場


共同創作:李國漢、薛詠仁 

演出形式:手機、影像、光影
演出語言:無語言
演出場地:書林書店(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88號2樓之5) 

每天我都面對著螢幕。大大小小的螢幕構築了我的世界。大的螢幕給我光和溫暖。小的螢幕聽我低聲細語。不大不小的螢幕,最懂我只想靜靜被他看著。只有他們知道我最低微的渴求。終究有那麼一天,螢幕變成了我,我變成了螢幕。







《陶氣》Pottery Cooperation


台灣 Taiwan︱鄭嘉音、吳其錚/無獨有偶劇團

共同創作:協同演員 李書樵
演出形式:裝置、陶偶
演出語言:無語言
演出場地:覓米藝文空間(台北市溫州街48巷2號2樓)

戲偶在製作時,首要講求的一定是輕巧堅固,但這一次偶戲藝術家鄭嘉音要挑戰用粗礦、沉重的陶材質來製作偶戲。回顧歷史,陶,相對於木頭,更耐得住時間的腐蝕,因此,考古出土文物中所能見到最早的偶,都是陶俑。繼第一屆超親密小戲節鄭嘉音以生肉與秤盤的重量來控制戲偶,這一次與陶藝家吳其錚將引領觀眾進入一個以陶器裝置出的奇特場域,顛覆你所認識的偶。



【溫州街區】演出場次
10/4 Fri.  19:30
10/5 Sat. 14:30 19:30* (*英文導覽場次 English guide tour)
10/6 Sun. 14:30 19:30

購票去:2013超親密小戲節購票網  (6/29準時開站,敬請期待)
粉絲多:2013超親密小戲節粉絲頁

✽注意事項:每一區域有三齣節目,五個演出場次(時間),一場總長約100分鐘(含步行)。
✽票價資訊:單場票價600元,另有眾多優惠請洽2013超親密小戲節售票網
✽本演出為非親子節目, 12歲(含)以下之兒童無法進場觀賞。
✽洽詢專線:飛人集社劇團(02)2337-8859,票務經理蔡小姐

【三區樣貌】溫州街—用巷弄寫一首進行中的詩




      位於臺北市南區、鄰近臺灣大學的溫州街,初闢於日據時代後期,本作為台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的日本教授宿舍區,民國三十六年始命名為溫州街。溫州街和二戰時期因應軍事用途開闢的羅斯福路,以及連接萬華、新店的萬金鐵路區段拆除後改建的汀州路,這三條路交叉出的三角形,就是大家稱作「溫羅汀」的、臺北市最獨特也最衝突的區塊之一。

      因為隔壁就是臺灣大學,師範大學也離溫州街不遠,絕大多數在此區活動的都是學校教職員以及年輕學子。這裡可能是臺北市書局最密集之處,幾乎拐進每條巷子都能遇上一家好咖啡店或酒吧。這裡有香港人開的咖啡店,越南裔法國人的跳蚤市場,超好吃的豆漿油條早餐店。溫州街對面就是臺北南區最大運動場,臺大操場和體育館,運動用品店比比皆是,台一冰店更是運動愛好者的降溫首選。溫羅汀也是少數腳踏車鈴鐺聲可以蓋過汽車喇吧的地方,每到放學,從臺大校園內蜂擁而出的腳踏車千軍萬馬奔向溫州街,找餐廳吃飯,找咖啡店讀書寫報告,找影印店印課本,或就只是跟情人同學四處亂晃,學生們嘻笑打鬧,像是一場都市鐵馬游擊戰。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在此租屋短住,餐廳當然多的不得了,溫州街一出口就是公館夜市,油膩又喧譁的道地臺灣滋味,一轉進溫州街卻變得寧靜又和緩,中間沒有過渡地帶,就這樣自然而然的擺盪兩種情懷之間,也是臺灣特色。


      溫州街的衝突性也可從宗教信仰看出端倪。從溫州街一路延伸到大安森林公園對面的新生南路,基督教、天主教、回教、道教和佛教,宗教會所林立,有些蝸居在大樓公寓之間,有些則是自立獨棟。有些教派講求靜心自修,少有人知信仰會所隱身此地,有些則在週末假期舉辦市集,開放課程或講座,和街坊鄰里緊密互動。




      除了各種宗教會所群聚於此,溫羅汀也用另外一種方法實踐了台灣社區彼此調諧衝突的包容性。這裡有對同志運動影響至深的晶晶書庫和女書店,有許多獨立歌手發跡的女巫店,有以臺灣主體精神為訴求的台灣ㄟ店,各種次文化群體皆能在此地發聲,各種議題都可以被討論。有時候,某群人的訴求或許和社區其他住戶有所衝突,可能是鄰居抗議店家太吵,可能某些人對同志依然有所排斥或畏懼,但這裡總能找出方法解決。這裡就像是居住可能的社區實驗皿,所有的開展和拓寬都被允許,和大學智識教育也有了更緊密的連結。




      很奇怪,溫州街取名自大陸地名,巷子裡卻藏著一些老的、還沒因為都更計劃而拆除的日式建築,雖然住在這的老人們已經不多,記得當初那段歷史的更少之又少,但,好險我們有書,有學校,我們還可以從歷史裡找回面對現實的力量。在這裡走街踏巷,先別急著逛店用膳。當年,多少打落牙齒合血吞的文青憤青們在這裡唱著民歌,嘴上閒聊打屁手裡煙頭酒瓠,多少情感濃烈的革命就此點燃。原來,我們真的被日本殖民過,臺大就是日本的南進基地,所以校園內有許多南洋特有奇花異果以供研究,最初開辦的學系也是農林相關。原來,日本真的有內地延長主義,把臺灣當成日本身體一部份來建設發展。台北帝國大學就是東京帝國大學的分身,而這所大學至今仍是我們的第一學府,溫羅汀蛛絲馬跡都能看出臺灣和日本、中國甚至歐美世界的文化糾葛,一切像首還沒寫完的裸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