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大稻埕區介紹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大稻埕區介紹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節目總覽】大稻埕區10/9-11 三-五

【節目總覽】大稻埕區10/9-11 三-五  





《循環》The cycle of things


荷蘭 Netherlands︱克林姆紙劇場 Grims Paper Theatre

演出形式:玩具劇場
演出語言:無語言
演出場地:保安捌肆(台北市保安街84號) 

儘管人類不斷的破壞環境、擾亂生態,但大自然依然屹立,甚至益發強壯。這是一部向神聖自然無限循環致敬的作品,準確且飽含哲理傳達週而復始概念。此作品曾受邀至柏林「默阿布藝術節」演出,深獲好評。藝術家費利茲的作品以無語言主,他熱愛將電子聲響、古典樂及環境音效融於一爐,以獨特的「玩具劇場」形式演出。





《女人回家的地圖》A Woman Going Home


台灣 Taiwan︱羅斌、伍姗姗/台原偶戲團
戲偶:Kim Siebert 賴世安/美術:詹雨樹/音樂:黃思農/技術:蔡易衛

演出形式:杖頭偶、物件、裝置
演出語言:無語言
演出場地:臻味茶苑(台北市迪化街一段156號)

回家的路在生命地圖上是一條很重要的路線。在路途中,我們有時回憶起過去的成長經歷,在想像中回家;有時則檢視當下的生活。在《女人回家的地圖》這齣戲中,我們跟著一個女人走回家,陪著她回憶她的生命歷程。「家」在這齣戲中是路程的終點,但對女人及大多數人來說,「家」同時也是生命的開始、生活的出發點,一個充滿複雜情感的地方。而人在回到久別的家時,心情總會伴隨著興奮、期待或甚至是焦慮等種種情緒,回家的路就是一段尋找過去及當下自我的路程。






《在肉舖裡學寫一首詩》Learning to write poetry in a Butcher's shop


台灣 Taiwan︱傅裕惠、薛美華、江佶洋

演出形式 :物件與環境裝置
演出語言 :無語言
演出場地 :Fleisch福來許咖啡館 (台北市迪化街一段76號)

她過日子的時候,活脫脫就是個肉販;她不斷割下自己的肉,然後拿身邊的物件作為自己存在的補充。逐漸地,她忘記肉的感覺,忘記流血,忘記痛的感覺。因為某一天聽到一個女孩的號啕大哭,突然間,她開始想要召喚過去四散各地的自己身上的肉回來⋯




【大稻埕區】演出場次 10/9  Wed. 16:30
10/10 Thur. 13:30* 16:30 (*英語導覽場次 English guide tour)
10/11 Fri. 13:30 16:30


購票去:2013超親密小戲節購票網  (6/29準時開站,敬請期待)


✽注意事項:每一區域有三齣節目,五個演出場次(時間),一場總長約100分鐘(含步行)。
✽票價資訊:單場票價600元,另有眾多優惠請洽2013超親密小戲節售票網
✽本演出為非親子節目, 12歲(含)以下之兒童無法進場觀賞。

洽詢專線:飛人集社劇團(02)2337-8859,票務經理蔡小姐

【三區樣貌】大稻埕區—舊碼頭卸下的庶民風情



    

      位於臺北市大同區西南角,大稻埕,曾經是臺北市最繁榮最熱鬧,經濟和文化發展傲視全島的地方。因大片曬穀廣場得名。位於淡水河畔的大稻埕碼頭,外通中國唐山甚至遠達歐美,南北貨品、中藥、布匹等各類雜貨商號在此群聚,人來人往,進港離港,一艘艘渡輪貨船上上下下,造就了今日臺北市的首府地位。

      大稻埕原先住民以平埔族為主,因萬華的艋舺人與同安人械鬥激烈,族人為保全身家財產安全,移至大稻埕定居,大稻埕才逐漸建設起來。隨著閩南人商店開展,遠洋貿易在經濟開放後更是飛速成長,大稻埕成為臺北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日治時代,日本政府專注於城內區域開發,將行政中心移往城內中山、中正等區,反而讓大稻埕成了臺灣道地的本島人市街




      現今,大稻埕碼頭早已改作觀光用途,只剩下往返淡水的休閒渡輪,讓我們稍微能夠想像當年大稻埕港口的風華絕代。大稻埕雖然不再是經濟重心,但依然保有些微當年市區聚落的氣味,觀光客來台必到此地尋覓伴手禮。昔日最繁華的迪化老街以及每逢傳統新年必定爆滿的年貨大街,絕對是必逛之地。茶行、米行、中藥行和南北雜貨,專營民生物資的幾家百年老店歷久不衰,依稀可見昔日風華。




      如果要在大稻埕散步,先做點功課絕對有好處。這裡曾是臺灣的文化中心,新文化運動蒙之地,跟著宗教祭祀發展起來的祭神戲,或隨外省人來台的京劇、話劇,本島人特有的布袋戲或日本人改造後的胡撇仔戲。民國五六十年的臺北,一個晚上有幾十齣大小戲劇在大稻埕演出,通俗的庶民文化在此得以安身立命。沈寂多年,大稻埕現在以另一種姿態大張旗鼓,偶爾依然可以碰見風姿綽約的角兒扮戲唱戲,巷弄裡保留著戲樓遺跡,也規劃了大稻埕戲苑和歸綏戲曲公園,讓地方特色劇種能有繼續演出的舞台。




      小戲節此次挑選演出的三區,鄰近臺大的溫州街,隱藏著當年日本意圖從教育扎根的殖民時期蛛絲馬跡,永康街區則巧妙將各種文化如美食一般揉合攪拌再創新,呈現當下臺灣人雜食且適應力強的個性。那麼,大稻埕就是道地臺灣本島精神至高無上的神祕境地,大稻埕法主公廟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大稻埕慈聖宮三大庶民信仰中心,面對外在世界無法捉摸,臺灣人內心最深層激烈需求渴望,寺廟裡靜心雙手合十口中喃喃的信眾眼中,得以窺見一斑。另外,位於延平北路和歸綏街之間,是當年知名的妓院巷,民生物資南北雜貨商店,宗教祭祀會所,妓院和港口,一幅人類基本需求項目的勾選表,在這裡通通打勾,通通找的到。甚至,引發二二八事件的二二七緝煙血案的引爆點,林江邁販煙被毆打之處,就在大稻埕法主公廟對面酒家的左邊騎樓柱旁。

      所以,來這裡看小戲節之餘,千萬也別忘了當年那些小人物,那些人類基本的小小需求,是如何建造一座城市,如何讓千百人為此喪命,又如何以另一種姿態樣貌重新站起。這座城是如此特別,臺北雖小,風景無盡。走街串巷,眼見為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