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超親密小戲節 演進大稻埕|藝文新聞|中國時報 汪宜儒報導


超親密小戲節 演進大稻埕
  • 2013-10-06 01:19
  •  
  • 中國時報
  •  
  • 【汪宜儒/台北報導】




     







超親密小戲節即日起舉行,荷蘭Frist Grimmelikhuizen將演出流傳歐洲已久的紙劇場。(陳麒全攝)
       
       
       飛人集社團長石佩玉策畫的「超親密小戲節」本月開跑,今年演出地點除溫州街區、永康街區之外,新增大稻埕街區,觀眾可在茶館、咖啡廳、書店、餐廳等非正規表演場所欣賞精緻短篇的偶戲作品。

     「超親密小戲節」2010年起,在台北3個街區的3個場地演出,每段演出20分鐘以內,每場限25人。在換場過程中,觀眾將隨領隊在街上散步移動,認識鄰近環境愜意又親密,加上非劇場空間的使用,是這個活動最具特色之處。

     今年有荷蘭克林姆紙劇場的《循環》,透過手繪、紙作的精巧桌上舞台裝置,結合台灣馬路車多、瘋圓仔熱潮所繪製的場景,以無語言的演出形式傳達人類過度開發環境的現狀。同樣來自荷蘭的夢想劇場,將默劇與偶戲結合帶來《丑角之夢》,講述流傳在中古歐洲的鄉野奇談。

     台灣團隊包括「無獨有偶」劇團團長鄭嘉音與陶藝家吳其錚合作演繹當代偶戲《陶氣》。台原偶戲團羅斌與伍姍姍推出《女人回家的地圖》,詩意表現女性的自我認同與回憶旅程。表演藝術界最擅於操偶的劇場工作者薛美華則推出《在肉鋪裡學寫一首詩》,從死亡事件探究生命。

     甫獲世界劇場設計展「最佳互動與新媒體」大獎的新媒體藝術家周東彥,透過作品《我和我自己的午茶時光》一新小戲節普遍的手工細緻感,藉由科技藝術和智慧型手機,表現手機與使用者之間操控與被操控的關係。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劇團導演Baboo透過作品《一一》重新定義物件功能使用。劇場工作者王瑋廉將俄國作家契訶夫的短篇傑作《大學生》改編成《大學生伊凡的故事》。

     「超親密小戲節」即日起至13日在溫州街區、永康街區與大稻埕街區上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